正在阅读:散笔:大美江山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学 / 正文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散笔:大美江山

转载 2014/05/16 16:27:1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徐水法 3154 阅读 0 评论 1 点赞
                    大美江山

    江山自然不是指一统江山的祖国河山,江山是浙江西南的一个县级市。

    江山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西南门户和钱塘江源头,素有“东南锁钥、入闽咽喉”之称。

    到了江山,发现它不仅仅是一个县级市的建制而已,这个名字还真的和统一江山有许多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花了两天行程安排非常紧凑的时间,走了江山的许多地方,感觉眼前这个山明水秀风光绝佳、百姓淳朴安居乐业的江南小县城,可以说一直以来和战争两字沾点亲带点故。从古到今,战争的缘起和结果,无非就是两个字:江山,江山冠之以江山,倒也不失为名正言顺。

   江山坐落在金衢盆地的边缘,海拔五百余米已经是不低的山脉了,江山的江郎山却在海拔五百多米的山上再向天空耸起三座高达三百多米的石峰。远看,三座石峰如刀削剑劈一样,伟岸挺拔,如长矛直刺云天。近看,更是仰头望天,才见巨峰壁立,出没云海,猿猴难攀,飞鸟难度。站在岩下,我无法默认那种认为仅仅是大自然造化神力的说法,假如这样,为什么周围那么多山脉没有一处或者说类似的壁岩?我们知道我们的先民曾经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传说,江郎山又何尝不是先人留下的痕迹!

    我宁可想象这是刑天因为被砍了头,用乳头作眼,毕竟有些不便,舞动干戚之时,就把巨峰劈开了。刑天和黄帝的战争,无意之中成就了江郎山,变成留给我们后人一件神工鬼斧的艺术品。江山有幸,也因此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一员。

    这座让旅游鼻祖徐霞客三度到访的奇山,会不会还有人所不知道的神秘呢!几次坐火车远眺江郎山的雄姿,我曾经有过奇想,这远远看到如三股叉的山峰会不会当年大禹治水经过这里,看到须水、衢水、闽江、瓯江等水畅其流,治水已见功效,就把水中的巨耜反过来随手插在路边的山上,这把巨耜天长日久,原先的两叉就风化成现在三叉,不行你去看,两座小的山峰合起来和大的差不多。

    不过,也有人早在1500年之前就看出了江郎山的玄妙,它是上古先人留给后人的神兵仙迹,假如卜邻而居,肯定能够沾到江郎山的仙灵之气,从而家族兴旺繁荣、子孙富贵绵延。这个人就是江南毛氏的第八代先祖毛琼,他看到江郎山的神秀后,就举家迁徙到傍着江郎山的清漾,1500余年来,清漾毛氏衍派繁多,名人辈出,至今不衰。到了江山清漾毛氏祖居地,除了惊叹于毛氏1500年以来璀璨耀目的独特家族文化。你会发现一个惊天秘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史实。从清漾毛氏衍生出去的湖南韶山派系的毛泽东和浙江奉化派系下蒋介石的发妻毛福梅居然是同一个字辈的人,也就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国内革命战争实际上是他们毛氏家族的家庭战争。历史有时候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他的恶作剧就是这样让你哭笑不得,又好气又好笑,爱不起恨不能。

    如果说江郎山的形成只是个战争传说,廿八都、仙霞岭、枫岭关等则是不折不扣的战争遗物,或者说是历史上一次一次的战争带给我们的奇观,也是带给江山的丰富遗产。

    江南多古镇,江南古镇的最大特点是小桥流水人家,先是富商云集,缙绅聚居,于是慢慢形成集镇了。江山的廿八都镇却是货价真实的因为战争而衍生了一个独特而又个性鲜明的古镇。之所以敢这么说,首先这是一个屯兵之所在,地处鸡鸣三省闻的边境之地,因为有兵营,一些有商业头脑的人来了,一些流落的败兵住下了,一些想找个退养安全、生活安定的官吏来了,还有些退役的官兵干脆住下不回老家了……慢慢地,天南海北的人都在这里住下了,南方的风情,北方的习俗,东部沿海的方言,西北塞外的官腔,使得现今三千多人的古镇上,居然可以找得到141种姓氏和13种方言。按人口比例,这样的姓氏组合和方言大集中,不要说浙江省内,就是国内也可以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从各地来到这里的居民,带来各地居住的习惯,浙式民居,徽派建筑,客家特色、江西模式,同样成就了廿八都这个古镇成为国内为数极少的明清古建筑大观园。在这个闽浙赣三省交界地段,于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古镇,廿八都就这样形成了。

    如长龙灰蛇屈曲盘旋于仙霞岭森郁树木之间的仙霞古道,早已闻名遐迩,相传这是那位“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菊花诗人也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率兵开出来的。千百年来,一直作为战略要隘在维护和防守,至今非常完整的明清关隘城垛俨然,只是门轴洞由于风化渐渐地失去了圆润,迎面大方石砌就的关墙上那些箭镞孔,也正被岁月侵蚀正在消失。不过,关隘仍在,山道两边的野菊花也开得正旺,岁月去了,历史不会侵蚀更不会消失。看一看关道上磨得锃亮的石子路,抚一抚几人合抱的古枫树,想一想马蹄得得风驰电掣一样的壮观场面,……你才会相信,很多东西,风吹雨打,秋霜冬雪,吹尽黄沙始见金啊!

    战争更多时候是破坏,是残酷惨烈,对于仙霞关附近的三卿口古瓷村来说,是战争造就了它的成功。这个走进上海博物馆古陶瓷展厅,展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窑址,以及生产器具的模型和一些产品的古瓷村,假如当初它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这个村落一定早已消失在战火纷飞之中了。假如没有战争,无数个和它同时代的瓷村由于便捷的交通、位置的优越,肯定早就超越它了。由于战争,终于使得这个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山村古瓷村,传统制瓷工艺一如几千年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薪火相传,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江山有幸,中华瓷史有幸。

    仙霞关附近的枫岭关是一定会给你留下特别的记忆和印象的,枫岭关也是战争留给江山的一笔的丰厚旅游资产,枫岭关让每一个人难以忘怀的是浮盖山。浮盖山像一个寓言故事,任何一个游客到了浮盖山,发现那些大小不一石质和江郎山截然不同的石头、石块等,不是天然的,似乎是哪个巨人用双手垒成的。三叠石俨然一个顽皮小孩找了三块大小差不多的石头,一块压一块叠加而成。最神奇的自然是浮盖石,看上去起码几百吨重的一块巨石,仿佛被巨人凌空放在山顶上,而且底大顶小,就像一个人戴了一顶宽沿的帽子。不管远望近看,都是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让人担心风一吹说不定就“哗”地一声掉下来了。登临浮盖山顶,可以听得见闽浙赣三省的鸡鸣,再看远处的浮盖石,想想走过的几经战火熏烤的枫岭关,远眺同样经历千百年战火纷飞的仙霞关、廿八都镇,再回顾仙霞关下那座明梯暗道密布机关算尽的当年国军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故居,人的一生舍尽一切追求的名和利,最后剩下是什么呢?再回首已百年身,所有的虚名不正如那块没有根基随时有可能坠地的浮盖石啊!站在山顶,思量自身,顿觉醍醐灌顶,如此营营终生,不如忍把浮名,换作浅盏低唱。

    平日里,总觉得一个人长得容貌端正,才学过人,道德修养兼具,这应该算是一个完美的人吧。一个地方,我始终认为,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绝美景色,又有源远流长的丰富积淀的人文历史底蕴,我觉得这样的地方同样堪称完美,是人间天堂、宜居福地。

   如此说来,江山这个所有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都和战争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江南小城,给人一种站在仙霞关上想象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的壮美,一种伫立江郎山下想象上古先人与人斗、与自然斗的奇美,一种徜徉廿八都镇小巷里可以展开想象翅膀体念幽美静悄的绝美。无论哪一方面,到了江山,面对这个战争下的神蛋,你不由得不承认:江山有大美。 
                                                       (原文已发《仙霞》杂志)
已有0人点赞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