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舒伯特的《菩提树》首句说,“门前有棵菩提树,生长在古井边。”人离不开水,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井。这种生活记忆,是城市记忆的一个部分,藤蔓伴生。
而像老城北区块这样,井与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与发展如此密切相关,并不多见。官井头的井、严家的井、白果树里的井……现今,浙江圣奥浦诚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圣奥·杭府(城北区块A地块)项目一带,能说出来龙去脉的井,给老城北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每一口古井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近日,以这些井为点,本报联合浙江圣奥浦诚房地产有限公司进行了一次寻访,为读者朋友揭秘古井的那些事儿。
在采访中,老城北们对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今日浦江》报与浙江圣奥浦诚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寻井之行,为留住城北记忆做了一件好事。
我们听了,心里暖暖的。
其实 ,我们也要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说起官井头的老井,老城北几乎无人不晓。
前段时间,圣奥·杭府(城北区块A地块)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口老井。关于老井的来历众说纷纭,有市民称“老城北原有一口官井头老井,井水清澈,泡的茶也香,井边曾是周边居民集会的重要场所,此次发现的老井会不会就是官井头这口井?”这个问题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于是,我们联合浙江圣奥浦诚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始了探访老井历史之行。
浙江圣奥浦诚房地产有限公司
已经把古井封存保护起来
对照城北区块拆迁前的城市规划图(图中除了建筑和道路外,亦有古井),在北站社区干部汪惠庆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那口古井。古井位于圣奥·杭府项目的一临时建筑内。古井已被浙江圣奥浦诚房地产有限公司封存保护起来,加装了铁质井盖,防止了建筑施工中产生的粉尘、杂物等影响古井水质。
“虽然因为城北拆迁,地貌发生很大变化。但是,毕竟我们在这住了数十年,对这里非常熟悉,这口井是官井头的井,绝对错不了。”汪惠庆边看地图,边指着古井用手指比划说,“古井旁边原本有几条石凳,每条石凳长约三、四米,宽约四、五十公分,冬天,大伙围着古井坐在石凳上晒太阳,谈天说地,好不惬意。”
获悉我们的来意后,圣奥·杭府项目的施工人员用铁杆揭开了井盖。在现场,我们看到,井口呈圆形,直径不足一米,其内壁由石子砌成,构筑精巧,极具美感。
借助施工人员的矿灯,我们俯身一看,井水清澈,深不见底,井壁四周有绿油油的青苔。有意思的是,井里竟然有两条鲶鱼在悠然游动。站在井边,望着井壁,让人体味到古井的纵深与厚重。
据圣奥·杭府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口老井的发现也引起了县领导的高度关注,要求公司对该老井进行保护。公司除安排相关人员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浦江老井历史外,还多次邀请对浦江老井有研究的人员到工地现场查看,对比原地块方位指认老井位置。此外,公司还邀请浦江历史文化研究人员、博物馆工作人员、老城北的居民代表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大家一起畅谈了老井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及井边故事。
清淤时发现康雍乾铜钱
但建于何时却无人知晓
望着这口古井,一个疑问在我们心中产生:这口井是谁开凿的,建于何时?当初开凿此井的初衷是什么?
在晶都小区二区,我们见到了七旬老人陈金池。
老城北拆迁前,老陈家在官井头附近。“解放初期,官井头这儿住了大概三十多户人家。当时,古井的北边是姓陈台门,西边是县政府所在地,南边是白果树里,东边是一个大明堂。从大明堂往上走约30米,有一座名为‘奕世甲科’的台门,一座‘忠清良翰’的牌坊。台门两侧有栩栩如生的石马。”老陈回忆说,他在老井边住了数十年,从儿时开始就用这口老井了。至于水井建于何时,他并不清楚。不过,大概在1967年,大伙曾对老井进行清淤。清理淤泥时,发现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一些铜钱。“那些铜钱估计是有人吊水时,不慎掉入井里的。从中,我们也可以推断老井可能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甚至不能排除建于明末时期。”
曾住在官井头附近的徐鹤亭奶奶,现在也住在晶都小区。老人今年91岁了,满头银发。说起官井头的这口古井,她打开了话匣子:“老城北一带古井不少,甚至有几口清代时期的古井。在老城北口口相传的故事里,官井头这口井是县政府开凿的,井后面是县长太太住的地方。井大约有七、八米深。”老人说,那时,每逢元宵节总要迎灯,灯队到官井头时,总会在这口古井旁停留。遗憾的是,至于古井究竟开凿于何时,老人说她也不清楚,“我嫁过来的时候,它就在了,至少也有两、三百年了吧。”
听浦江道情谈坊间消息
古井承载太多温馨记忆
时光如流动的井水匆匆流逝。夏夜乘凉,井边嬉闹,是官井头住户们最美好温暖的回忆。
住在晶都小区的黄仙珠奶奶,今年71岁。说起官井头的这口古井,她习惯性地眯起了眼睛。“我21岁那年嫁到官井头。我家离这口井仅三、四米远。夏天,只要站在井边,就有一股凉意。平日里,我用这口井的井水泡茶、煮饭,挺香的。附近的人家也都喜欢提着水桶,来井边打水洗菜、淘米,场面非常热闹。”
黄奶奶说,数十年来,这口井一直在用,直到城北拆迁。大旱之年,土地开裂、庄稼枯死,而这口井依旧活水不断,附近的居民都来挑水。
“后来,即使有了自来水,井水还是经常用,大家还是喜欢到井边洗衣服,边聊天边干活,说说家长里短……”话语声声,邻里情浓,这样的市井生活画面,现在不容易见到了。回忆起那时的井边情景,黄奶奶仍觉得温暖如初。在她心中,这口井就是乡愁的寄托。
今年70岁的吴月辉奶奶也非常留恋古井边的生活。现今,即便搬到了晶都小区居住,她的心里还惦记着这口养育过自己的古井。“那时,还没有电视机,月夜下,大伙围着古井看星星,听浦江道情,谈坊间消息,好不惬意。”在吴月辉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口井,更是老城北的宝贝,是生活的一部分。
采访中,得知古井已被封存保护起来,曾住在官井头边的不少老城北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圣奥公司在圣奥·杭府项目紧张开发过程中还不忘将官井头老井保留下来,并进行了妥善的保护,花大力气探访、挖掘老井历史,既是对历史遗迹的保护,也是对地块历史记忆的传承,我们要给这家公司点个ZAN,也相信圣奥公司能在城北建设一座具有文化内涵的新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