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华山传说:仙华姑娘得道成仙之后发生的一个故事
转载
在线管家于 2017/05/04 16:53:4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王兴驻
7756 阅读
0 评论
355 点赞
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个姓莫的人,被朝廷派到浦江当县令。莫老爷带着家丁,雇了一只官船,从杭州江干开船。这时,来了一个姑娘,要求搭船。家丁说这是官船,不带客人;女的千恳万求,说她是民家贫女,流落在外,没有盘费回家,如能方便,胜救一命,感恩不尽。

莫老爷是个善心人,听她说得可怜,就走出船舱,吩咐随从让她上船。一看这个姑娘虽是民女打扮,但讲话文雅大方,生相不同凡俗,便问女子是哪里人,到哪里去?姑娘回答是浦江人,家居人山女古岭。
莫老爷不熟悉浦江地名,更不了解浦江民间风俗习惯,心想这个姑娘既是浦江人,又能说会道,俗话说:入境先问俗,何不向她问问浦江民间的民风民俗。果然,那姑娘上船后.讲了许多浦江的民情风俗给他听。一路上,莫老爷与姑娘有问有答,讲着讲着,姑娘得知莫老爷这是去浦江上任当县官的,便把浦江前几任贪官污吏的腐败勾当,和浦江百姓生活痛苦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了莫老爷。
两人谈谈说说,不知不觉船已到了诸暨牌头,再往前,江水浅了官船无法开行,莫老爷只好上岸再讲。莫老爷和姑娘谈得十分投机,现在就要分手,两人都有难舍难分的感觉。莫老爷讲:“今日相逢,得益非浅,不知是否后会有期?”。
那姑娘问他:“此去浦江,还有百来十里路,不知县官大人是坐轿,还是骑马?”莫老爷说:“一不坐轿,二不骑马,两脚代车上任,一为顺路看看民情,二为表明本官愿与民同甘苦。”姑娘一听,点点头讲:“如此说来,后会有期,当大旱之年,便是我们相见之日。”
莫老爷到任以后,为官清如水,断案明如镜,爱民如子,浦江百姓无人不称赞莫老爷如何如何好。到了第三年,浦江碰上百年未遇的大旱。眼见得一县百姓灾难临头,莫老爷吃不下,睡不着。有人说:仙姑山的仙姑娘娘十分显灵,何不到仙姑山去求雨。莫老爷心里想着百姓,也就顾不得头顶烈日,脚踏热土,三步一跪拜,上仙姑山求雨去了。额骨头磕出了血,脚膝踝跪破了皮,脚板底走出了泡,莫老爷心里想着百姓,早已舍生忘死,他没有后退一步,也没叫一声痛。跟在莫老爷后面的父老乡亲见了,个个感动得流下眼泪。
△仙华山昭灵宫
到得昭灵宫,莫老爷行过三跪九叩大礼,抬头一看,觉得神座上的仙姑娘娘好生面熟,像在什么地方见过,可一时又记不起来。这时,身边的家丁凑近莫老爷的耳朵边讲:“老爷,这个仙姑的相貌,和我们来时的那个搭船姑娘一模一样。”
听了家丁的话,莫老爷立刻想起那姑娘曾对他讲:“人山女古岭”及“大旱之年,便是我们相见之日”的话来。莫老爷眼望仙姑神像,不觉神思恍惚,木头一样站着,一动不动。跟随的人请莫老爷坐下休息,也不见回音,还以为是莫老爷一路闷热,犯痧气了,慌忙搀住,谁知莫老爷身子已凉,直挺挺的归天了。大家在为莫老爷的不幸死去而痛哭流涕。突然,一个大天雷,仙华山顶乌云翻滚,接着阵阵大雨落遍了浦江的每个角落。
就这样,干燥的溪塘又有了水,半死的作稷又变得绿油油。这全是莫老爷用生命换来的呀。浦江百姓没有忘记为民舍身的莫老爷。为了纪念他的恩德,便在昭灵宫里,另塑莫老爷神像,供大家祭奠膜拜。
讲述者:王兴毛,81岁,前陈乡农民
记录整理:王兴汉,前陈梅石坞村民
记录时间:198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