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黄酒,浦江人称之为“老酒”,曾经是我县一个时代酒品的代称。因为浦江酒厂的存在,让黄酒风靡浦江大地。那个时代,家里人让你去打酒,肯定是黄酒无疑。农民在劳作之余,站在柜台边来一碗的,大多也是黄酒。这不仅因为那时候物质生产不够丰富,可供选择的酒的品种不多,还因为黄酒酒精度数不高,价格又实惠,自然就成了老百姓的首选。
黄酒是酿造酒,不是蒸馏酒,因此它会随酿造物的不同而呈不同的颜色,一般是深黄色、棕色或褐色等。我县较为出名的是浦江酒厂的黄酒,那时候祝寿、拜年送上一坛酒厂的上等黄酒,也算是非常体面的。记得我小的时候,家里为买上一坛好酒,跑了很多关系才搞下来。而到我可以喝酒的年纪时,市面上冒出了用色素等原料冲兑的假冒伪劣黄酒,正宗黄酒渐渐式微,浦江酒厂也很少生产了。那种假冒的所谓黄酒,即便作为炒菜用的料酒也是不堪的,遑论引起好酒者的胃口了。
当然还是有良心商家的,他们重振了黄酒的品牌,现在五年陈、十年陈的“浦阳江”黄酒,不仅包装高档,在超市售价也不便宜,口感也相当的好。但是,随着物质的丰富,新的酒品如啤酒、葡萄酒以及各种洋酒等纷纷杀进市场,黄酒倒真正成“老”酒了,成了一代人怀旧的凭借了。
有一个时期,一种名为“泼露青”的酒成为浦江人的最爱。据说“泼露青”酒已有千年历史,采用糯米、高粱及当地泉水,以独特生产工艺酿制而成,酒色褐红,通体透亮,并经多年低温储藏,风味独具。此酒曾被中国专利产品博览会评为金奖产品,曾获浙中绿交会优质奖,同时曾是浦江书画节、水晶博览会、挂锁博览会指定用酒。
此酒又名“怕老亲”,意寓最怕见着老乡亲,见着老乡亲,酒儿一杯一杯不肯停。这也说明这种酒曾经风靡一时,成为浦江民间招待贵宾用酒之一。因为此酒初尝香甜可口,很容易被吸引,一杯接着一杯而饮,不知不觉中才发现已经酩酊大醉。“泼露青”酒好喝,可不能贪杯,这是化用名酒广告词,对喜爱此酒的老乡亲,提出了中肯建议。
现在浦江大地上流行的酒是高粱烧、荞麦烧等。浦江烧酒始于何时,我没有考证,家乡农村里用高梁、荞麦等自酿烧酒近些年很是兴盛。一些大大小小的超市、副食店里,也常有本地高粱烧、荞麦烧出售。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人也往往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口味的偏好。这烧酒看起来清纯,喝起来却是辣口,到肚子里更是如一团火苗。浦江人身处江南,照理说不温不火的黄酒最是符合南方人的性格,现在竟然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这劲道十足的烧酒,是不是意味着浦江人的血液里也有着北方民族的剽悍基因?
我母亲喜欢喝点小酒,偏爱度数较高的“烧酒品”,对于家乡的高粱烧、荞麦烧犹为钟爱,但不怎么喜欢黄酒、“泼露青”。没事时、农活累时她总爱喝几盅。母亲喜酒但从未喝醉,倒不是她海量,而是她能把控好“度”。她常说,喝酒要有酒德,第一个字就是把控好“度”,没有这个本事,喝酒就是无德。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之下,我自然也会喝一点。每逢假日,合家团聚时陪母亲喝点小酒,也是其乐融融。不过,让我更感兴趣的还是这酒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作者:见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