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潘承双:夏夜奇遇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学 / 正文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潘承双:夏夜奇遇

转载 双城2017/09/29 11:58:4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原创 作者:潘承双 2335 阅读 0 评论 3 点赞


这个未解之谜,算起来至今已快四十个年头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和家乡二百六十多名热血青年一起,响应祖国征召,带着家乡父老的嘱托,带着光荣和梦想,带着憧憬与希望,踏上了从军之路,来到了当年的南京解放军防化某团当兵。


那年盛夏,我所在的连队奉命前往离团部两公里外,一个名叫“靶场”的营地执行任务。那是一片无际的丘陵地,营区没有围墙,就孤零零的坐落在一处小山坡上,四周散落着许多国民党时期遗留下来的碉堡和战壕。东边不远处便是一片隐蔽于树林之中的墓地,那些错落在丛生野草中的坟墓,显得有些凄凉。

一个阴沉的夜晚,熄灯号刚过,我就独自肩背一杆步枪,到营房东北角,一个由木板简易搭成,用来防风避雨的哨所站哨。

素有中国火炉之称的南京,夏天特别闷热,而且蚊子又多,站在那吱嘎作响的木制哨所里,有闷又热,蚊子在耳边嗡嗡响个不停,实在是无法忍受,于是我就离开了哨所,走到了营房前的旷野中,习习的晚风吹来,使人感到了阵阵凉意。

在没有月色的夜晚,眺望远处,从无边的天际中,只能看到一些物体朦胧的轮廓……

此时此景,我想起了班长说的一句话,晚上站哨遇到有情况,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目标不要轻易被人发现。我站在这空旷区,是不是太暴露目标了?我处在明处,人家在暗处,这是否安全?不知不觉,那些战争题材影片中,由于哨兵不懂得保护自己,太暴露目标,结果被敌方人员摸哨的镜头,一幕幕在我脑海中浮现,心中开始感到有些发怵。

这样不行,我得找一处安全的地方。正寻思着,突然前面的那座废弃碉堡,使我眼睛一亮,站在那儿既隐蔽又看得远。于是,我倒背好枪支,好不容易爬上了碉堡顶端,喘息未定,抬头远望,此时的天空已是繁星点点,久违的月亮也不知何时钻出了云层。

在月光的作用下,不远处那坟地里的座座墓碑清晰可见,我恍惚觉得离那坟墓只是咫尺之遥了,心中不免产生了丝丝的恐惧感。

但理智告诉我,世间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我们害怕的只是一些未知的、从来没有遇见过的或是道听途说的东西,是凭空的一种想象,客观地去分析理解它的真实面目,一旦想通了是怎么会事,心情也就释然了。这样,自我感觉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正在这时,忽然间发现前面的墓地里,十分诡异的出现了奇怪的星星点点,星点由小变大,而且越聚越多,那暗淡且柔弱的火焰不断地向墓地四周扩散,发出的微弱光芒照亮了碑面,使得墓碑上的碑文都依稀可辨,紧接着那成串的火焰悠悠然然的向上升起,在空中若隐若现,直至消失……

我喃喃自语,难道这就是常听人说,自己却从来没见过的“鬼火”吗?

虽然在学校里听老师讲过,人或动物尸体腐烂后会分解出一种叫磷化氢(PH3)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遇到空气会自燃,并发出青白色的火焰,是一种自然现象。

但是此时此刻,真真切切感受到如此幽灵般的情景时,我还是毛骨悚然,说不紧张那真是自欺欺人了,一时间,仿佛周围都是影子。

我一边使劲咽唾沫,像是要把提到喉咙的心硬生生地把它咽回去;一边用那汗湿冰冷的手,轻轻打开了枪刺,以此来平复自己紧张的心情。

其实,当年部队哨兵虽然都佩枪站哨,但枪里根本就没有装子弹,说实话,此时我背在身上的这杆枪,除了那刺刀外,真还不如一根烧火棍来得管用。

这时惊魂未定的我,蓦地发现不远处,赫然出现了一个高大的黑色身影,正向那片墓地飘去,一转眼就神秘兮兮地消失在了那片树林中……

我是真见到“鬼”了吗?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我魂飞魄散,头脑顿觉一片空白,恨不得一下跳下碉堡,撒腿往营房跑。

毕竟,那时的我正年轻,有着极其旺盛的精力神,紧要关头正是那种永不服输的好强之心起了作用,我控制好情绪,深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声咳了两声,揉了揉模糊的双眼,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紧绷的神经也松弛了许多……

刚刚晃过神,如梦初醒的我又发现前面有一个人影,晃晃悠悠地向这边移来,嘴里还哼着小曲,这才放下的心又一下子提了起来,我屏住呼吸,一紧张竟忘了喊口令,就歇斯底里地狂吼道:站住!

那人影愣了一下,随后骂道:“妈的,你小子在搞什么名堂?”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我便知道是同班战友换哨来了……。(作者:潘双承)

已有0人点赞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