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砌灶头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文学 / 正文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砌灶头

转载 如鱼饮水2017/12/20 09:46:2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 作者:王向阳 344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小时候,村人把砌灶头视同建房、迁居、下葬一样的头等大事,事先得请风水先生选灶头的朝向、定动工的时辰,郑重其事,以图吉利。

男主外女主内,灶头向来是女人的天地,所谓下得厨房。风水先生根据家庭主妇的生辰八字,定出火门和灶君的朝向,最利东南,禁忌朝北,因为北方为壬癸,主水,克火,不吉;再拣好砌灶头的日子、开工与出烟的时辰。如果起始的时辰选在半夜的子时、丑时,砌灶头的泥水匠头一天晚上就要到主家过夜。

到了砌灶头的这一天,家庭主妇特别巴结泥水匠,不仅支付双倍工资,还要泡好糖茶,烧好鸡蛋,体面招待。泥水匠喝了糖茶、吃了鸡蛋,吉时一到,开始落脚。这时,家庭主妇送上一个红包,普通的两角,客气的五角。泥水匠接过红包,说一句利市话:“添丁添财,财丁两旺,富贵双全。”财就是硬币,丁的谐音是钉,就是铁钉,都要砌进灶头。

按照规矩,泥水匠放好第一块砖头,不能再移动。然后围绕这一块砖头,一步一步砌起来,先是灶台,后是烟囱,最后是供奉灶君的神龛。灶台有两眼的,也有三眼的,很少只一眼的。在灶台上装好铁锅,烧饭、炒菜、煮猪食,悉听自便。在两眼炉膛之间,装一只铁制的汤罐,灌进冷水,利用炉火的余温,予以加温。温水可以烫酒,也可以洗脸,综合利用。最后,泥水匠把家庭主妇娘家送的灶头鸡宰了,鸡血溅在灶头脚灶头面上,以祛除恶腥。

砌好的灶头,形状像一头水牛,烟囱朝外,像一条翘起的牛尾巴,所以家乡有个谜语“婆婆的家里有头白水牛,尾巴朝外头”,谜底就是灶头。

农家一般选在申时出烟。家庭主妇亲自下厨烧火,先烧芝麻秆,再烧豆秆,后烧稻草和麦秆等田柴,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又发又吉利,以示五谷丰登。出烟前,在灶神龛内立灶君神位,贴红纸对联,横批是“灶君之位”,对联是“上天呈好事,下地保平安”,前面摆一对烛台,点两根蜡烛,照得满室生辉,并用娘家送的整鸡条肉祭拜灶神,燃放鞭炮。

拆旧灶头,砌新灶头,主人家无处烧饭,就请本家代烧饭菜,送给泥水匠,俗称代茶或代灶头酒。有的人家亲属多,送代茶的也多,泥水匠每份都要吃一点,若有遗漏,就是小瞧人家。到了晚饭,主人家用新灶头烧饭做菜,体体面面,答谢泥水匠和亲属。

砌灶头本是泥水匠的分内事,我外婆家郑宅冷水村的郑隆成师傅,干净利落,一天砌两个。后来,砌灶头独立成行,出现了专门的师傅,郑宅枣园村的郑秋珪就是。

郑秋珪本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写得一手好字。一九七二年,他二十二岁那年,跟爹娘分家,自己砌了一个灶头,既省柴,不吐烟,样子好,亲戚朋友看了都喜欢。从此,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名气就在邻近传开了,农户纷纷上门邀请。我家的灶头就是他砌的。

有一次,秋珪师到郑宅后路金村去砌灶头。家庭主妇一见面就说:“秋珪师,风水先生说了,砌灶头要财丁两旺。”然后下厨去烧鸡蛋,忘了准备铁钉。

秋珪师提醒家庭主妇:“拿一些铁钉来。”

家庭主妇回答:“没有大的,只有小的。”

秋珪师说:“铁钉肯定有的,大的铁钉也有的,你再仔细找找看。”

家庭主妇找了半天,失望地说:“只有一枚啊!”

秋珪师接应:“再找找看,不会只有一枚的,越多越好。”

按风俗而言,这位家庭主妇在无意中出言不吉,是机智的秋珪师用吉言把这个尴尬的场面圆过去了。

砌灶头的泥水匠都拜在鲁班师的名下。传说有一本《鲁班经》,手艺人不看则已,一看就得设法作弄东家;实在不能捉弄,手艺人一早起床,就是路边杂草的头也得摘三个,否则于己不利。其实,这是一本营造技艺类的图书,其中有一些咒语,是工匠对没有善待自己的东家进行报复的“魔法邪术”,后来被泛用作恶作剧。

做了一辈子木匠的爹说,这都是居心不良的手艺人编造出来吓唬东家的,无非是想让他们给的红包大一些,烧的饭菜好一点。 (王向阳《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广西师大出版社,2017年8月版)


已有0人点赞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