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童年像一条小溪,流淌着轻快的五线谱。童年像一朵朵浪花,层层叠叠,魅力无限。童年像闪烁的星星,五彩缤纷,照亮漫漫人生路。童年是懵懂无知的,天真无邪的,快乐美好的。
童年,想必是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是最留恋的时光。童年是什么?是树上的马蜂窝,水里的黑泥鳅,草丛中的飞蚂蚱。当我们走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看过人生最美的记忆,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忆往昔,最难忘的记忆,还是那纯真无邪的童年。
偶尔一次上网,在工作的微信群里,看到一群20几岁,刚毕业的几个大学生在群里热火朝天的谈论回忆童年。一个带卡通头像的说,小时候1角钱1根的辣条,1角钱1袋的萝卜丝,还有一角钱1个的玻璃球。买很多玻璃球去找小朋友玩,输了就哭,赢了就跑;另一个带明星头像说:“我有点遗憾,到现在我也没有学会周杰伦的《双节棍》,现在唱起来还老咬着舌头!”。“我的童年都是在补习班度过的,没有过属于自己的寒暑假。”那个带非主流头像遗憾的说,“等大学毕业了。我也到了工作的年纪了,童年的记忆满脑子上学放学补课学习!”
我看到他们聊得内容,聆听着下一辈年轻人诉说着童年。童年记忆也更加清晰显现出来。童年往事犹如一颗镶嵌在我心中的珍珠,打开总是给我美好。情随景生,我的童年故事也将打开我那话匣子,一点一点蹦将出来。
我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记忆里羡慕过身穿绿色军装,手拿《毛主席语录》的红卫兵,体验过苦尽甘来“包产到户”的新时代。忘不了隔三差五在乡下农村晒谷场放映的战争电影。记忆里我和伙伴,总是光着脚丫在河里抓鱼,总是学着王二小牵着牛在田野上奔跑,傍晚时分打着“旋木螺陀”,滚着铁圈子了,弹着玻璃球,摔烟壳纸,猜着纸叠的东西南北中……,总是在妈妈的怀里有听不完的故事。童年尽管是清贫的,但我的童年却简单、轻松和快乐。每每忆起,情不自禁的涌出一股股感动的热泪。
春天的早上在公鸡鸣叫,队长敲钟的声音中醒来。大人们已经早早起来拉风箱烧火做饭,比我大一些的哥哥姐姐穿上干净的带补丁衣服,背上都已经洗了发白的黄书包,穿上妈妈纳的千层底,吃一口粗粮馒头。经济富裕的家庭孩子,骑上二八大杠,普通人家孩子一起结伴走路上学。我和我的伙伴还没到上学的年纪,就去田野上,草丛里,田沟中,找我们可以玩的玩具或可以入口的美食以及在田水沟中筑坝蓄水汇洪下冲。有时折几枝柳条,拔一把绿草。编成绿色的草帽,顶在脑袋上,俨然一个在战斗的解放军。或者和小伙伴爬到树上捋榆钱捋洋槐花吃,甜甜的很不错。跑到河边,水塘里,捉鱼捉虾,享受着大自然送上门来的美食。田野里的马榨菜、灰灰菜,还有麦田里的荠菜,经巧手母亲简单加工,变成了嘴里越咀嚼越香的美味。
夏天的中午知了在欢快的叫着,尽管没有风扇空调,很热很烦躁,却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套知了便成了我们最开心的游戏。和一点面团,把它缠绕在长杆的头上,发现知了后,慢慢靠近知了的翅膀,距离知了很近时快速的粘到知了的翅膀上。一个中午能捉住很多。蝉的卵烧烧吃很香,嚼着也劲道。
冬天的晚上,点上煤油灯。一家人坐在床上,父亲讲着广播里听到与报纸里看到的时政要闻,而母亲把眼睛埋进针线活里纳鞋垫。一只手拿着鞋垫,一只手捏着针,找准位置娴熟的上下穿动,有时候不小心针把手指扎破,母亲就会把扎破的手指放到嘴里吮吸渗出的血水,然后一如既往的投入战斗。
人生最忆是童年。时光飞转,转眼间我从一根稚嫩的小苗长成一棵健壮的大树,从一个童真的孩童长成一个纯真的少年,从一个青涩的少年长成不惑岁月的中年。流光岁月童年的记忆大都模糊,但童年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幼稚可笑,却早已烙印在灵魂里,让我在迷茫无助,失去自我时,引领着我去迎接新的开始。(作者:杨钦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