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身边好人 | 非常母亲楼飞花:不离不弃,坚强撑起一个家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 / 正文

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gif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身边好人 | 非常母亲楼飞花:不离不弃,坚强撑起一个家

转载 在线管家2021/06/18 23:11:5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金华日报 作者:季俊磊 4201 阅读 0 评论 5 点赞


浦江县郑家坞镇吴店村有一位坚强母亲。她青年丧夫,以柔弱之躯挑起家庭重担,养儿育女;她中年子瘫,以伟大母爱延续儿子生命;她老年不休,以一己之力为瘫儿积蓄未来……她叫楼飞花,今年69岁。

    每次遭逢变故,楼飞花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为了孩子和家庭,她一次次重拾生活信念。“该流的泪早就流干了,生活还要照样过,我们都应该坚强。”楼飞花的话很朴实,但她这一生,经历了太多人无法想象的苦难。


32岁 家中的顶梁柱倒了


楼飞花22岁那年,认识了开拖拉机的邻村小伙吴中庆。两人情投意合,很快便步入了婚姻殿堂。吴中庆长相英俊,会开拖拉机,还擅长修理机器,是十里八乡有名的“技术工”,家里条件也较好。
    “飞花,你男人长得俊又能赚钱,这辈子的福享不完了。”不少身边人都说她嫁对了人。婚后10年,楼飞花生了3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日子过得甜蜜而充实。
    说到这里,楼飞花陷入沉思,眼角露出笑意,可是,很快又消失了。楼飞花32岁那年,家中正准备造新房,吴中庆发生了意外。
    那天,楼飞花正在沙场打工,邻居跑来对她喊道:“飞花,中庆快不行了,你快去医院!”一路上,楼飞花都在祈祷,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赶到浦江县人民医院时,吴中庆已在重症监护室里抢救。
    “我一个人在医院的走廊上,第一次感到那么无助。”楼飞花说,她一直盯着重症监护室的门,希望医生出来时能带给她好消息。遗憾的是,医生告诉她:“对不起,我们尽力了。”
    那一刻,楼飞花的天塌了。
    连续40多天,她都没有好好吃饭,整个人蓬头垢面。“飞花,妈给你找个好人家再嫁吧。”婆婆不想耽误她,可是她过不了自己那一关。
    看着年迈的婆婆和4个年幼的孩子,她选择撑下去:“妈,我不嫁,我要照顾你,还有孩子们。”
为了孩子 她选择坚强
吴中庆走的那一年,大女儿10岁,二女儿8岁,三女儿6岁,儿子3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孩子们经常问楼飞花:“爸爸去哪儿了?”
    “爸爸开着拖拉机去了很远的地方,要很久以后才能回来。”
    每次回答时,她的心都像扎针似的疼,忍不住偷偷流泪。
    为了就近照顾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婆婆,楼飞花辞去了沙场的工作。“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再做点手工补贴家用。”就这样,她开始独自撑起一个家。
    家里一日三餐靠萝卜、红薯、野菜糊口,孩子们穿的衣服多是别人家的孩子淘汰下来的,她和婆婆穿的衣服、盖的被子都是补了又补的。“等到孩子们出息了,就能松口气了。”楼飞花想着。
    初中毕业那年,大女儿对她说:“妈妈,我不想读书了,我想帮你干活,帮你照顾弟弟妹妹。”那天,楼飞花第一次在孩子面前落泪。
    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楼飞花很想盖一座新房。20多年前,郑家坞镇道路拓宽,征用了她家两间老房,家里有了一块宅基地。可是,盖新房的钱从哪里来?
    “那时候没有专门盖房子的工人,帮别人家做多少工,别人也会帮回来。”楼飞花说,做完农活,她就去给村里正在盖房的人家做帮工,攒下“工时”。之后,她再买来材料,请乡亲们来帮忙。靠这样的模式,楼飞花花了十五六年,终于盖起了两层楼的新房。
    女儿相继出嫁,2006年,25岁的儿子吴建栋也结婚了。第二年,楼飞花的孙子出生……楼飞花觉得,“苦尽甘来,看到了希望”。


再一次 她的世界崩塌了


孙子出生后,楼飞花过起了含饴弄孙的生活,肩上的担子也比以前轻了。
    可是意外又发生了:2008年,吴建栋搬货时不小心从大卡车上摔下,当即失去了意识。
    “妈是3天后才知道的。”楼飞花的女婿楼剑财说,他们不确定楼飞花在经历过丧夫之痛后,还能否经得起这样的打击。直到医生确认吴建栋脱离生命危险,楼剑财才打电话告诉了楼飞花。
    医生告诉她,吴建栋中枢神经受损,很可能成为植物人,之后的治疗费用需要30多万元。顿时,楼飞花全身瘫软,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楼飞花带着儿子四处求医,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还背上了20多万元的债务,日子仿佛回到了30多年前。
    “后来实在治不起了,只能带着儿子回家。”楼飞花的言语中带着无奈,但儿子还要靠她照料,她不能倒下。第二年,儿媳妇带着孙子回了娘家。
    吴建栋卧床多年,无法说话。每天,楼飞花先出门工作,早上7点多回家给儿子洗脸擦身喂饭,自己随便扒几口饭,再出门打零工。多家毛衣厂、服装厂都有她的身影,还要去田里干农活,她恨不得能有三头六臂。她说,多赚一分是一分,希望能早点还清债务。
14年来,楼飞花和儿子睡同一间房,坚持陪他聊天,虽然很少能得到回应。“他咿呀几句,我就很开心了。”楼飞花摸着儿子的肚子说,这几年他恢复得还不错,很多地方都长肉了。

楼飞花在喂儿子吃火龙果


“我走了,儿子怎么办”


前几年,楼飞花在女儿女婿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还清了债务。很多人对她说:“你终于可以歇歇了。”她却愈发努力工作,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
    “我已经69岁了,儿子才40岁。总有一天,我会走在儿子前面。”这些年,楼飞花总在想:万一自己走了,留下儿子该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地为儿子存钱。“至少能请个保姆照顾他。”
    前些年,镇里给楼飞花安排了环卫工作。每天凌晨4点,楼飞花已骑着三轮车忙碌在清运垃圾的路上。楼飞花说,这份工作给了她稳定的收入,政府每年还给低保款和救济款,有关部门及志愿者会定期上门慰问,生活苦中带甜。
    记者看到,楼飞花的家里堆满了塑料瓶、硬纸板、废铜废铁等。楼飞花说,这都是她在做环卫工时捡回来的,硬纸板可以卖0.5元一斤,塑料瓶可以卖1.1元一斤,每个月可以卖两三百元。
    楼飞花闲时还会去附近的服装厂、锁厂做家政服务。“一小时可以赚50—70元,每个月也能收入四五百元。”每次有人来喊她,楼飞花都会把活接下来。
    楼飞花双鬓已白,满脸疲倦。采访过程中,她几次动情落泪。
    “这么大年纪还这么拼,吃得消吗?”
    “没有办法,只能咬牙坚持。”
    “未来,你想过吗?”
    “不敢想。我就想着儿子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陪他久一点,再久一点。”楼飞花望着儿子,眼里带着宠溺。
    楼飞花曾入选浦江县第五届道德模范、金华好人榜和浙江好人榜。


已有0人点赞

637226450744361592171707336.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