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宅古城位于现在黄宅镇第一小学处,原先有一个小冈,冈上有一座寺院——古城寺。据《浦江光绪县志》记载,古城寺“旧名古城院,后周显德中,吴越刘尚书舍宅建。宋真宗大中
旧时,浦江后街一带有名的商号除陈普生、同永丰、黄元昌、田紫荆外,还有玉案头的万泰,它是百年绍兴商帮的代表。 玉案头十字路
“染布哦,染布!布染不染?”小时候,每到秋冬季节,村里常常传来这样的吆喝声。这时,染匠挑着两只竹筐上门,一只竹筐里装着已经染好的青布、黑布,送到农家,另一只竹筐
潘德淐(1717—1782),字文如,号屏山,邑廪生,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岁贡,四十二年(1777)候选儒学训导,《光绪浦江县志稿·文苑》中有其人物小传。
民国初年,上海《民国日报》发起了一项“民意测验”,旨在“选举”当时中国的伟人。揭晓时,第一名是孙中山,第二名是陈德征,第三名才是蒋介石,一时舆论哗然,这陈德征究
檀溪镇潘周家村的“一根面”闻名全国,然而,该村流传百余年的五虎拳却鲜为人知。 (摄影:郑建东) “我们村里的五虎拳是从安徽
我叫孔庆云,浙江浦江人,今年93岁,离休干部。今天我讲的是1949年参加解放战争渡江战役的一些往事。 一 1949年春天
新华报人石西民的故居、沿街建筑主打“民国风”、修葺一新的石氏宗祠……近日,杭坪镇石宅村走红网络,看颜值,有着浓浓的民国范儿,颠覆了人们的印象,引得无数微友点赞。
“高山有好水”,夏泉村正应验了这句古话。夏泉是个与泉结缘的村坊。村以泉名,村因泉名。泉是村的灵魂,泉是村的生命,泉是村的一张金不换的名片!早日,凡路人经过夏泉村
将浦江置于浦江周边的县市来看,浦江文化的包容性无疑很具特色的。 以“孝义立身、规范治家”的江南第一家,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实践地,有“原始共产主义”的典
《黄宅镇志》:黄宅镇的百科全书 日前,黄宅镇文史研究会组织编写的《黄宅镇志》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本套志书规模宏大,共分“乡镇村落”“农工商贸易
从晚清开始,中国人出国留学渐成热潮。先是清政府选派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紧接着“五四”时期又有一些人涌向法国深造,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部分人前往苏联留学,抗日战争爆
元代大儒柳贯晚年追求安贫乐道、悠然自得、荣辱俱忘的生活状态,醉心于理学,过着恬淡的田园生活。他宦游大半个中国,60岁从江西儒学提举任满后,解甲归田,在家乡浦江乌
去年年底,住建部公示通过了全国第四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浦江县杭坪镇的杭坪村赫然在目。“寻访古村落”第八站,我们来到了这个静卧在浦江西部山区的壶源江上游800多年
黄庭坚《砥柱铭》书法实为书法艺术的稀世珍品,2010年曾以4亿多人民币的天价创下中国书画拍卖新纪录而备受世人关注。日前,笔者偶阅诸暨《越读》刊物中《黄庭坚〈砥柱
浦江虽为一浙中小县,但地理环境十分独特且优越。四面环山,中间一片富饶的盆地,县域内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北有仙华山高高耸立,恰如一道天然屏障;中有浦阳江横亘东西,
一架时光机带你穿越回亿万年前的浦江.... 你将会看见什么呢? ....穿越时光....
探访严家老井后,根据读者要求,我们的另一路记者,再次联系并与圣奥·杭府项目相关工作人员一道寻访曾经存在过的地名:白果树里。那么,这儿又有一口怎样的水井?它让老城
舒伯特的《菩提树》首句说,“门前有棵菩提树,生长在古井边。”人离不开水,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井。这种生活记忆,是城市记忆的一个部分,藤蔓伴生。 而像老
编者按:目前我国传统村落正在加速消亡,有较高保护价值的剩下已不足5000个,仅占全国行政村总数的1.9%。针对传统村落加速消亡的情况,目前已有数千个传统村落被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