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的笑容,银白的短发,瘦削的身板,说话谦逊温和。这是何新贵给人的第一印象。10月16~17日,我国首批计算机软件工作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何新贵,受邀回故乡浦
15年前,他以法学和管理学双学士学历毕业,怀着满腔热忱,投身基层。15年的光阴,他将自己最蓬勃的年华挥洒在了市场监管的第一线。奔波,忙碌,却乐此不疲。从一名“零
10月21日,雨后天晴,浦江县杭坪镇外胡村居家养老中心20多位老人欢聚在一起,享受丰富午餐。“听说老吴一直在广州那边当兵,现在都退休了,离家这么多年,为村居家养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说起诗人贺敬之,大家熟悉得不要不要的。 在老一辈文学家中,贺敬之是一位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革命诗人,是解放区文
陈明斋 陈明斋,浦江县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的副队长。1995年从大学毕业分配到统计局工作至今,在统计战线上打了20年的交道,是一句“诚实
从一名医学生到而今的浦江县人民医院普外肝胆科主任,徐江浩已经在白衣天使的岗位上奋战20余年。20年的坚持,他曾经犹豫,也曾想过退下战线,但“重礼仪,讲诚信”,这
李鸿章,晚清重臣,若没他,清朝说不定早亡了。 李莲英,晚清大太监,若没他,慈禧太后说不定早因为生活无趣而闷死了。 两个姓李的,五百年前是
“我当时写完老舍这篇之后很长时间没有走出来,《花开花落有几回》是我自己在《人有病,天知否》这本书里最喜欢的。老舍就是花开花落,起起伏伏。他升得那么高,又摔得那么
今年4月10日,八宝山革命公墓悼念厅哀乐低回,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共中央党校原副秘书长兼校办公室主任、离休干部黄宣文同志身盖中国共产党党旗,安卧在鲜花丛中,来
天历二年(1329)2月,吴直方的学生和世瓎(là)成为元朝立国以来的第九位皇帝。命运的转折即将来临,吴直方的前途一片光明。 吴直方教导和世瓎是十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了“工匠精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工匠精神”最近也因此成了热词,有人将“工匠精神”概括为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在浮躁时代坚守着一种情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宋濂父亲叫宋文昭。母亲陈氏妊娠七个月生下宋濂。因先天不足,宋濂刚出生时体质很弱,一遇风寒就生病,有时一连数天昏迷不醒,母亲和祖母日夜抱持,
现属兰溪市的梅江镇距离浦江城区约20公里。1959年之前,梅江隶属于浦江县,称通化乡。梅江一带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志士,北宋户部尚书梅执礼就是其中之一。
以运筹帷幄、神机妙算著称的明朝开国元勋刘基,为人豪迈自负,一般人他都不放在眼里,但是却对两个浦江人赞誉极高。《明史·张孟兼传》载:“刘基尝为太祖言:‘今天下文章
吴战垒先生归往道山十载,学界诸多晚辈始终怀念于心。 少时求学,我已知吴战垒先生大名,并视为心目中最景仰的浦江籍文史学者。我初中毕业时,吴战垒先生就曾应邀往
一对古老的樟木箱,分上下两层,一叠发黄的旧书、几本线装的日记本、几张装裱过的相片整齐地码放其中,这是伯父生前所用的书箱。书箱的做工很精致,门板、抽屉严丝合缝,可
散文《张狮岩斗气建成“第一桥”》再上《文化月刊》2015年第六期,这也是今年第五次在该刊发文,而且是把浦江景观第三次推上国刊,深谢编辑李老师的厚爱!!!
壶源江从花桥乡高塘村天灵岩的西麓出发,向东北流经杭坪、虞宅、大畈、檀溪等乡镇进入诸暨市的新合乡、马剑镇,再流经富阳市汇入富春江。 马剑,曾经是浦
66岁的郑宅五房村村民郑一心是个残疾人。虽然他没上过几年学,但极富研究和创造能力。他做过汽车钣金工,参加过我国第一代微型汽车生产,当过我县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先
石西民是我国著名的报刊活动家、党在宣传文化战线上的杰出领导人,1912年11月4日(农历九月廿六日)出生在浦江县西乡石宅村。曾任重庆《新华日报》编委、编辑部主任